“考前综合症”,家长您中招了没?
2016-06-01 08:50:20   作者: 冯秋景   来源:   评论:0 点击:

       高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孩子们在高考的第一线挥洒汗水,背后是家长们默默的付出。高三的孩子们辛苦, 家长也不轻松。孩子们有遭遇挫折的痛苦,也有克服困难的喜悦。陪伴孩子们的家长的心情也会起起伏伏。有过一段痛苦经历的家长也不在少数,我们来看看陪考爸妈的经历。

 

       失控的欣妈:高三这一年,欣欣搞不懂妈妈了。欣欣在当地一所名校就读高中,学习也算得上用功,只是成绩一般,欣妈对女儿的学习成绩自然是不满意了,总觉得欣欣如果再努力一点还会有上升的空间。为此,欣妈没少批评孩子。欣欣一回到家,就不得不面对欣妈的口头禅:“你快点哈! ”“抓紧时间嘛! ”“都要高考了,你还一点都不着急!”欣欣表示只要回到家就觉得特别压抑。
 

      人不是机器,需要休息。欣欣习惯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到客厅坐坐,喝杯水,吃点零食,顺便瞟一眼电视,休息一会儿。这往往是母女俩吵架的前奏,欣妈看不得女儿不坐在书桌前,一看到女儿在客厅,就忍不住发火。女儿灰溜溜地回房间了,心情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下,哪里还有心思看书、学习呢?

欣欣心里堵得慌,不明白以前温柔的老妈为什么像变了个人一样?欣妈自己也觉得很困惑,自从孩子上了高三,对孩子的关心多了,担心也多了,怕女儿不用功,怕女儿上不了好的大学……现在怎么看女儿都不顺眼,欣妈觉得奇怪,自己这是怎么了?
 

   “考前综合症”,不请找上门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三考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容易出现“考前综合症”。考生的考前综合症是因为考生过度焦虑,身体的植物神经系统紊乱而出现的失眠、头痛,考试时头脑发晕、心跳过速、口干舌燥、多汗,严重的甚至昏厥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精神压力太大,过于紧张,同时也是不适应考试环境,考前准备不充分,对考试信心不足时的一种恐惧心理。虽然家长的社会经验比较丰富,但是面对高考,家长和孩子一样会担心、焦虑。由于过分担心孩子高考而出现的焦虑、失眠、情绪失控等“症状”,我们常常称之为家长的“考前综合症”。对孩子学习不准确的评价,对孩子高考不合理的期待是造成家长“考前综合症”的重要原因。对孩子不合理的期待往往又跟家长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以及个性特征有关。
 

      家长的“考前综合症”,如果不注意调节,可能会像前面提到的家长一样,痛了自己,伤了孩子。对孩子的备考以及在考场上正常发挥产生不利的影响。家长想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三,实现其人生理想,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防止出现“考前综合症”。
 

       合理期待,相信孩子

       家长“考前综合症”源于巨大的心理压力。家长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对孩子的考试没把握,担心孩子考不上大学,自己在亲友面前没面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担心自己照顾不好孩子。总的来讲,家长的心理压力与对孩子过高的期望有关。
 

      有一个家长朋友在与孩子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冲突后,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很快意识到与孩子的冲突根源在于自己过于严格的要求和过高的期望。于是,他开始试着克制自己,虽然一开始一开始很难,但是他做到了。当孩子回到家里,他少了唠叨,多了倾听。孩子学习的时候,再也不去“偷窥”,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最有意思的是,他一改严父的样子,偶尔跟孩子开开玩笑,周末一家人还玩玩纸牌,家里的氛围轻松了不少。
 

       当放手之后,他发现,没有自己的严防死守,孩子的学习更专心,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将学习的事情还给孩子,相信他们可以照顾好自己。也许正是这样,孩子们才学会了担当,懂得了责任。
 

      欣赏鼓励,陪伴孩子
 

       聪明的家长会欣赏孩子每一个细微的进步。当成绩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的时候,孩子们肯定会伤心难过,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家长的欣赏和鼓励,而不是斥责、挖苦。只有欣赏才会激起孩子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动力。
 

       我常常跟陪考家长们分享一位朋友的经历。他是一位老师,在女儿高考前,他敏锐地觉察到了孩子的焦虑,尽管很担心,但是他没有说教,而是每周末“制造”一次陪女儿散步的机会。高三的孩子其实是不太愿意跟父母讲话的,特别是正襟危坐的正式“沟通”,在孩子们的印象中那不过是说教的代名词。于是,他常常请求孩子帮助。比如,请孩子陪他去超市买生活用品,或者去市场买东西。一路上他忍着不讲话,听女儿东一句西一句随意地说。女儿有时会抱怨考试太难,有时也说说同学、老师……我的朋友就这样默默地陪伴着,当孩子有正确的选择和决定时,他也会及时赞同,孩子的观点过激、不当时,他却不急于“指正”,多听一听,给孩子一点点时间,孩子自己会改正的。
 

      在父亲的陪伴下,女儿宣泄了情绪,澄清了努力的方向。当父亲看到面前这个能够独立思考,有自己思想的孩子时,一颗忐忑的心终于放下了,焦虑自然也就降低了。因此,在高考前,安排一些不谈学习的时间,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家长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他们就自然地成长了!
 

      宽严有度,尊重孩子
 
      当然,给孩子放松的环境也不是说高三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撒手不管。一次团体辅导中,当很多孩子在抱怨家长管得太严时,有一个孩子却无限伤感地说:“我倒是希望他们管管我! ”这个孩子的父母刚刚离婚。
 
      其实孩子也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帮助的。不过他们希望家长少一些命令,多一些商量;少一些居高临下,多一些平等对话。家长朋友们往往以“过来人”的身份,担心孩子们会走弯路,不敢放手。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少走了弯路,也错过了风景! ”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少犯了错,也就失去了经验和教训。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也是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在调査中,孩子们最讨厌父母把自己和其他人比较,“你要向谁谁学习”也是最不喜欢听到的话。家长也许不知道,这样的比较,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家长要相信并祝福孩子们去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高三家长要理性地看待高考,调整好心态,对孩子有合理的期待。陪伴高三的孩子,要多鼓励、少指责,多做少说,这样就可以营造宽松的应考氛围,也避免自己陷入“考前综合症”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和孩子一起走过六月
下一篇:2016年高考心理调整小妙招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