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
2015-12-23 10:11:04   作者:朱翠真   来源:心理室   评论:0 点击:

一、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的,烦恼纠缠,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

 

二、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出去经历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锁”在身边。 

        女孩的安全最令父母操心,要教她“自护”的知识和本事。 

       对儿童期的女孩,要告诉她“八个不要“:

      1.不要贪小便宜,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

      2.不要跟陌生人走,自己的下身和乳房是不准异性触摸的;

      3.不要把家里的钥匙挂在脖子上,要把钥匙藏好,不让别人看到;

      4.放学回家不要走偏僻的地方,最好结伴而行;

      5.路上发生任何事(如受到威胁,侵犯……)都要告诉父母,不要瞒着;

      6.独自一人在家里要锁好门,又陌生人叫门不要开;

      7.遇到坏人要大声喊“救命”不要怕;

      8.要有人在半路追你,你要往人多的地方跑,不要慌。 

对青春期的女孩,要教她“四个学会”:

      1.学会防卫。防备他人对你身体的侵害;

      2.学会拒绝。对不良的性诱惑,你需要理智的拒绝;

     3.学会辨别。对不良的性误导,你需要懂得辨别;

     4.学会抑制。对自己的性冲动,你需要抑制。 

 

三、爱的冲突——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邓颖超大姐曾经说:“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的好,如果用不好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会别人。 

        人生下来就有两种基本需求:一是物质需求,二是精神需求。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可以无限制的满足,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漠然,结果不仅给自己带来情感的折磨和痛苦,更造成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少,使他们走上社会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更有甚至走向反方。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问题处在孩子身上,“病根”很可能出在父母身上。 

 

四、交往的冲突——过分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有位父亲是河南某县教育局局长,儿子是中学生。有一天儿子和父亲说“爸,本人看上一个女生,漂亮、智慧、好学,我能跟她结婚吗?” 父亲说;“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 儿子自豪的说:“她也看上我了。” “那很好,你能被一个女生看中,说明你很了不起;你能看中一名女生说明你的眼界开阔了。如果你将来想在县里发展,你就跟她继续交往下去;如果你想在市里发展,你将来就该在市里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省里发展,你应该在省里解决问题;如果你想到北京发展,你应该到北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世界发展,你应该出国解决这个问题。” 儿子听了说:“那我就等等在说吧。” 这位聪明的父亲用幽默的方式,给了儿子一个重要的人生忠告。 

       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需要尊重,需要好好维护他们的隐私权,给她们自由的空间。如果你不信任她们,就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激化他们的逆反心理。与其把孩子封闭起来,控制他的交往,不如打开大门,让孩子在广泛交往中学会与人沟通。

 

五、评价的冲突——过分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一个孩子长大要经受人们无数次评价,不管别人说什么,父母的评价永远是基石。 

       李肇星担任外交部长时曾做客一家网站,一位网民调侃说:“李部长,您的才华我们很佩服,但您的长相我们不敢恭维。” 李肇星部长幽默地说:“我妈妈不这么认为!”   

       这个回答真棒! 

       其实,每个孩子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家人的极端举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家长必读:左右孩子一生的基本能力
下一篇:孩子变笨 错在父母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