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回忆张耀庭老师
2016-06-21 08:24:52   作者:李治峰   来源:   评论:0 点击:

         作者按:张耀庭老师是河北省枣强县人,“文革”前在河北省冀县中学任数学教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以业务精湛闻名冀县、枣强一带,人称“几何大王”。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在河北省冀县中学读初中,张耀庭老师担任我班(初21)班主任。

        开学那天,我进校门第一件事,就是去见班主任。见一个生面孔,就像白纸上作画,印象格外清晰。只见老师体型偏瘦,面色白净,头上已经有了些许白发,目光温和而深邃,说话声音偏低,但亲切而体贴人,给人以文弱、深挚、善良的感觉。现在算来,那年张老师不过三十六、七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壮年,然而当时在我眼里,像个五十多岁的半截老头儿了。

        张老师兼任我班数学课。当时初中一年级学四则运算(现在已将此项内容下放到小学课本了),因为老师课讲得好,同学们学习劲头很大,做完课本内的练习题后,又选做课外题(老师没有硬性规定,学生自己愿做),班里同学几乎人手一册《千题难解》(算术类读物,汇集许多偏、难、怪的四则应用题)之类的课外书,书中有些题千奇百怪非常难解,可同学们孜孜不倦,竟相钻研,成了一种风气。其中有一个人例外,那便是我,我没买这类课外书,从小学五六年级起,我就爱看小人书、故事书,不爱看数学书,不喜欢也不善于抠那些“鸡兔同笼”之类的难题、怪题,升入初中之后仍然如此,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数学成绩明显落后于我班其他同学。

       虽然我数学成绩明显落后,可是作为班主任兼数学课的张耀庭老师,一次也没有批评过我,即使在纠正我答题或试卷中的错误时,也总是用和蔼的语气。老师是不是放弃我了,由我去了呢?不是的,老师不仅没有放弃我,而且对我用心良苦。他怕我因为不会解难题而犯愁,对我进行了一番耐心的安慰和教导,至今我清楚记得老师的话,他说:“治峰啊,如果你对四则应用题实在没有兴趣的话,可以少做些绕弯的难题、怪题,等到升(初中)二年级,学会解方程式了,当初那些绕弯的四则应用题,都会迎刃而解的,你不必担心;但是,你必须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技能,因为它是数学运算的基础,将来学代数、几何、三角等,都离不开它。”老师怕我勇气不足,又用亲切的语气对我说:“好孩子,你头脑不笨,只要沉下心来,消除浮躁情绪,我相信你的数学成绩一定能上去。”

        老师对我如此耐心教导和亲切鼓励,我怎能无动于衷,怎能再不用心学数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用上心,发现数学运算中的逻辑推理、数字排列,与文学作品中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一样的变幻无穷,一样的饶有趣味。在老师的指点下,我熟练地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技能,对四则应用题也迅速入了门,跟上了全班的步伐。由于在初中一年级打好了四则运算的基础,由于对数学有了兴趣,到了初中二年级学代数、初中三年级学平面几何,我都学得不错,初中结业时,代数和平面几何两门功课的成绩,都达到了五分(当时学校实行“五级”评分制,五分是最高分)。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想起张耀庭老师对我的耐心教导和亲切鼓励,心中就升起一股感激之情。

        张耀庭老师数学知识渊博,尤其精通几何学。张老师对中学平面几何教材的理解与运用,简直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那些逻辑严密的数学语言,从他口中说出,就像拉家常那样亲切自然,通俗易懂,一点也不枯燥;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用品,由他信手拈来,都是“几何学”生动的例证。他说:“木匠用手中的‘规’与‘矩’配合使用,可以画出各式各样的线条和平面图形。”他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演示,画得又好又快;他说梯子倚着墙壁能稳定不动,靠的不就是“三角稳定”的原理吗?等等,让学生们觉得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几何学,时时运用几何学。

        当年上数学课的情形,如今还历历在目:张老师讲课时从来不看课本和教案,走上讲台,把教案和课本往讲台桌上轻轻一放,便娓娓道来。那真是如叙家常,如数家珍,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们听得如坐春风。每当老师讲到一个段落,师生便互动起来,由于张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底码都了如指掌,互动中总能恰如其分地解答学生的疑问,难易适度地引导学生思考。张老师态度总是那样宽和,学生即使问得不当或者回答不对,也不会受到责备,因此学生都能积极请老师释疑,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在教学活动中,张老师从来没有武断地说过任何一个学生脑子“笨”,一次也没有冷嘲热讽给学生泼冷水,更没有抱怨过任何一个学生学习不努力,他对我们说:“考进‘冀中’的都是英才,我当你们的老师感到荣幸。”这暖人的话语,多么给人提气啊!张老师主张让学生怀着自信而愉快的心情,主动地获得知识,他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把功课学会、学好,因此,张老师教四则运算,学生觉得“四则”有趣味,张老师教平面几何,学生觉得“几何”有趣味,总之张老师教什么,学生就觉得什么有趣、好学。

        张老师虽然正值风华壮年,却已积劳成疾,罹患了咳喘的病症,但他一直带病坚持工作,从未因病少给学生上过一节课,由于身体衰弱的缘故,平时在课下少言寡语,显得精神疲惫,然而一走上讲台,便精神振奋,思维敏捷,言语流畅,滔滔不绝。病弱使他气力不足,而他又想让学生听得清楚,讲课时便尽量抬高声调,于是常常在竭力提高声音时,引起一阵剧烈的咳嗽,咳得他眼出泪花,直不起腰来,咳得令在场的人心疼而又不知所措。每当此时,学生们纷纷要求扶他回宿舍休息,他咳得说不出话,只是连连摇手表示“不必”。剧咳过后,他重又抖擞精神继续讲课,还是那样投入,那样有声有色,学生们无不为之感动。课下闲谈时,我们都劝他要保重身体,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老毛病了,不碍事。” 如今想来,张耀庭老师的中年早衰,不正是多年来忘我地工作,在“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上耗费了过多的精力,透支了健康而造成的吗?他同许多辛苦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一样,甘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张老师对自己的身体注意不够,对学生的健康却十分关心,常常对我们说:“要锻炼身体,别象我这样未老先衰。”每当有学生患病,他都要亲自到宿舍过问病情,请校医诊视,安排同屋的同学照料。有一次我着凉闹肚子,张老师亲自到学生宿舍看望我,大概是见我身体太弱了吧,破例在教职工食堂,让食堂的余师傅给我做了一碗挂面(之所以说‘破例’,是因为学生病号饭规定在学生食堂做),并且嘱咐我:“记住,趁热在厨房里吃,吃得身上发热了,别着急出屋,避免再次着凉。”他的心慈爱而细致,就像一位母亲。

        张老师活到老学到老,对业务精益求精。1963年我大学毕业回到母校任教,这时张老师教高中数学(1956年暑假后,河北省冀县中学增设高中,张老师调到高中部任课)。张老师虽然学力不高,只是中师毕业,但是他努力学习,知识不断加深加广,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苦心孤诣,在高中数学教师中,教学水平仍旧是超一流的。由于他的数学知识精深,教学艺术高超,教学效果显著,得到了学生的敬重,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以及社会的认可,成为享誉冀县、枣强、衡水一带的名师,人们送他一顶桂冠——“几何大王”(当时 “河北冀县中学”教师中有“三大王”:语文大王杜秋萍、代数大王卢超伦、几何大王张耀庭)。

        张老师退休时,身体已十分虚弱,县教育局领导安排他和他的老伴,在“河北冀县中学”的近邻——“冀县第三中学”家属院安度晚年,1985年(?)张老师因病去世。

        张老师去世后不久,几个“冀中”校友聚会,怀着敬佩之情忆说张老师的生前事迹,当说到张老师退休之后的生活时,杨凡印(时任文教局教研室主任)说:“张耀庭老师在‘三中’居住期间,有一天该校停水停电,我便从附近单位,担了两桶水给老师送去,解决了他当日做饭用水的问题,张老师和他老伴两位老人非常激动。”杨凡印的这番话,使我的心不由地为之一震,我陡然想道:老师的家近在咫尺,我怎么就没想到给老师做一件事,哪怕挑一担水这样的小事呢?时至今日,每当思想起来便后悔不已,愧疚不已。

       光阴荏苒,张耀庭老师已辞世多年了,然而他对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他的“几何大王”美名,继续在本县、本地区教育界流传;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之情,永远记在学生心中。

                               李治峰2015年初,写于衡水市家中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冀州中学通知
下一篇:放飞梦想 励志青春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