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换位思考
2015-11-24 11:11:44   作者:王彦   来源:心理室   评论:0 点击:

我们通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反过来不就是“己所欲,施于人”吗?也就是说以自己喜欢被对待的方式对待别人,比如,自己喜欢别人帮助自己,那么自己也要多帮助别人。而且这也被称为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可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按照自己觉得很好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别人却会不领情呢?
    在很多事情当中,我们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和别人希望的方式是一样的,所以可以运用黄金定律。但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喜欢的方式不一定是别人喜欢的方式,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运用白金定律,也就是“他所欲,施于人”。我们学着跳出自己的世界,站在他人的位置上,体会体会别人的感受,理解理解他人的想法。在你与朋友的交往中,可以发现,好朋友与你的性格特点不同,你认为的是好的事情,他可能认为很不好,所以当你按照你的性格行为模式去做的时候,他就会不理解,生你的气。所以我们不妨运用以下的方法去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
1、透过你的视角看到的和别人的视角看到的可能是不同的风景
     如果一位眼科医生为病人配眼镜,他先摘下自己的眼睛让病人试镜,其理由是:我已经戴了十多年了,效果很好,反正我家还有一副。那么谁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如果医生还说:“我戴的很好,你再试试,别心慌。”在病人看到的东西都扭曲了的同时,医生还反复说:“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那就真让人哭笑不得了。我们常说:遇事要将心比心。因此“知己知彼”是交流的原则。
2、想要对方理解自己,先要试图理解对方
    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科和能抵御外界于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3.因为理解。所以宽容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人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都是可以谅解的。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一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即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常见社交心理障碍的克服
下一篇:正确面对父母的唠叨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